今年高考志愿填報大幕近日徐徐拉開。往年這個時候,許多考生和家長因為過度焦慮,對填報志愿了解不夠留下許多遺憾,甚至上當受騙。高考志愿填報專家梓燚老師總結了歷年填報經驗,提醒家長注意填報志愿的三大風險。
一怕誤報獨立學院 “野雞”大學干擾強
由于今年本一本二批合并,部分大學的獨立學院可能會影響到家長的判斷,類似的悲劇在浙江省本一本二批次合并的第一年就發生了。當年就有考分高達646分的考生報考了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后來才發現自己誤將這所學校認為是同濟大學在浙江的校區。
由于不少獨立院校是以“高校名字+某某學院”的名字存在,經常被家長誤認為是高校的下設學院,但實際上獨立學院的招生代碼和相應高校是完全不同的。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學校的辦學性質,避免高分誤入獨立學院。
二怕分不清院校層次
填報志愿無從下手
在選擇高校的時候,通過常見的高校頭銜也可以很好地判斷大學的層次。比如九校聯盟(C9)是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包括清、北、復、交、南大、浙大、國科大、哈工大、西交在內的九所高校,可以說是國內頂尖的9所高校。除此之外,還有985高校和211高校,前者是中國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教育計劃,包含39所頂尖大學;后者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100所左右的高等院校。
近年來,985和211的提法慢慢被“雙一流”所替代。“雙一流”指的是教育部認定的朝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目標發展的高校,這樣的高校含金量自然比普通高校來得高。目前,“雙一流”高校一共有42所,包括36所A類985高校,3所B類985高校,還有3所B類211大學。
“除了這些明顯的標簽,我們還可以通過高校招生章程中透露出來的辦學層次來了解高校的水平。”
梓燚老師提醒,“如果在招生章程中,一所學校的辦學層次中寫明專科、本科;另一所學校注明辦學層次是本科、碩士、博士,那么后一所學校在各方面的能力和層次上會明顯高于前一所學校”。
三怕專業實力不強
叫好不叫座
在選擇高校的同時,也不要忽略專業的強弱,因為越來越多的高校正致力于特色專業的建設,而特色專業強的學校,投檔分可能不一定高。如果能夠在紛雜的志愿填報中選擇高校的王牌專業或者特色潛力專業,那么未來畢業證的含金量也會水漲船高。
考生和家長一方面可以通過“雙一流”學科建設的95個專業名單來找到某所高校的王牌專業,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的結果去查看你的心儀專業哪所高校更強。還可以通過各類專業排名、高校排名,對大學的綜合情況、特色專業進行深入了解。
來源:東南早報